【师德师风建设】汉语言文字学教研室深化师德师风建设,推动教学融合创新

发布者:文教学院发布时间:2025-04-18浏览次数:10

【编者按】百年大计,教育教师为根本;教育发展,师德师风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强调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太阳成集团tyc122cc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以“四个引领”教育引导广大教师不忘教育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争做新时代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

2025年4月17日,汉语言文字学教研室积极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与《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立足语言学科特色,全方位深化师德师风建设。

活动期间,教师们围绕课程思政与语言文化传承使命展开热烈研讨。大家一致认为,应将师德要求切实融入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普通话教学等日常实践中。在“课堂语言艺术与教师言行示范”主题讨论环节,教师们深入交流,探索如何凭借优雅的语言传递文明理念,以自身的言传身教浸润学生品格,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

为进一步推动师德建设与专业教学协同发展,教研室同步启动“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工作,积极申请1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此外,还建立了师生互评反馈机制,通过双向互动,及时发现和解决师德建设与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师德建设与专业教学同频共振,为培育新时代语言文化传承者筑牢坚实的师德基础。


汉语言文字学教研室的王莹老师分享了自己在教学中坚持师德师风建设的经验与思考。王莹构建了“制度引领—文化浸润—实践养成”的教学模式:在课程管理方面,注重建立切实、公平的评价制度,将规则意识与职业道德教育紧密结合,同时引导学生参与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培养道德情怀;在教学过程中,持续自我革新,将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学,通过与学生共同阅读《习近平讲故事》,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实现师生道德成长,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推动教学实践与师德涵育深度融合,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德育元素,采用“以生为本”的教学方法,借助“师生成长共同体”等模式,将关心学生、严谨治学的师德要求转化为日常教学行动。

此次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不仅提升了汉语言文字学教研室教师的师德素养,更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未来,该教研室将继续秉持立德树人理念,不断探索创新,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

稿源:汉语言文字学教研室

 


搜索
您想要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