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百年大计,教育教师为根本;教育发展,师德师风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强调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太阳成集团tyc122cc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以“四个引领”教育引导广大教师不忘教育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争做新时代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
聚焦职业准则与道德规范,筑牢教育初心
2025年4月16日下午,太阳成集团tyc122cc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于4J532教室召开4月份师德师风建设专题学习会,深入学习《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及《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本次学习活动由教研室主任王一莎、副主任李铎组织,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会。
会上,李铎首先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强调“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根本标准”。她结合学院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总体部署,指出当前需以“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使命感践行教育初心,将师德规范融入教学、科研全过程,做到“以文载道,以教育人”。
教师代表王文燕围绕《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两项文件作专题分享。她系统梳理了准则的核心要求,一是政治引领。坚定政治方向,传播优秀文化,杜绝损害国家利益和师生权益的言行;二是育人使命。落实立德树人,严慈相济关爱学生,拒绝敷衍教学和学术不端;三是廉洁自律。坚守学术规范与职业底线,严禁收受财物、滥用职权等失范行为。
王文燕老师结合现当代文学课程特点和自身教学实践,提出“将思政元素融入经典文本分析”“以学术诚信引领学生成长”等实践路径,引发教师共鸣。与会教师围绕学习内容展开热议。教师杨青卓提出,需在教学中强化“言行雅正”的示范作用,如通过课堂互动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他教师则分享了“以德润教”的案例,强调通过鲁迅、茅盾等作家作品解析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
活动最后,教研室宣布启动“师德师风建设月”专项行动,计划通过教学督导、学生评教、典型案例剖析等形式强化监督,并拟于5月开展“师德故事分享会”,挖掘身边榜样力量。
本次学习会以理论深化与实践探讨相结合,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的教育教学工作注入精神动力。教师们纷纷表示,将以准则为镜、以规范为尺,在文学教育的沃土上培育更多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
稿源: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